走进后厨,共筑校园食安防线 ——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“食堂开放日”活动圆满举行

#后勤服务 ·2025-10-18

同心共治守食安

合力共建促安心


根据《2025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》,为切实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线,提升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与科学素养,10月16日下午,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“食堂开放日”活动在溢香园食堂顺利举行。此次活动以“保障校园食品安全、增强学生食安意识与科学素养”为核心目标,通过“透明化”管理,进一步夯实师生“舌尖上的信任”。


01

逐步拆解食安“全流程”

在食堂管理人员的引导下,师生代表沿着“公示栏→仓库→清洗区→加工区→烹饪区→消毒间”的路线,深入溢香园食堂后厨,全方位解锁校园餐食从食材到餐桌的安全密码。每到一处,食堂工作人员都化身讲解员,细致拆解食安管理细节,同步展示关键记录材料,让原本“看不见的放心”转变为“摸得着的规范”。

01

公示栏——信息透明“看得见”

公示栏内,工作人员健康证、食材抽检结果、蔬菜农残及肉类检疫检测报告等一应俱全,食管中心投诉电话与意见箱也清晰可见。食堂会定期更新公示内容,对于健康证临近到期的员工,会及时督促其复检,坚决杜绝“过期证”上岗,从源头保障人员健康安全。

02

仓库—源头安全“有凭证”

走进食材仓库,货架上的大米、食用油、调味料等各类食材按类别分区整齐摆放,标签上清晰标注着生产日期、保质期及供应商信息。讲解员着重展示了食材索证索票记录,每一批食材都能精准追溯到源头。同时,食堂会定期核查供应商资质,确保入口食材的安全底色。

03

清洗区—分类处理“不混岗”

清洗区里的肉类清洗池、蔬菜清洗池标识明确,工作人员正严格按照“先冲洗、再浸泡、后清洗”的流程处理食材。生熟分开、荤素分离是基本要求,避免交叉污染成为食安管理的关键一环。讲解员边演示边介绍,确保清洗环节无死角、无隐患。

04

加工区—操作规范“守标准”

加工区内的工作人员身着统一工作服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,有条不紊地进行切配作业。操作台旁张贴着《餐饮服务操作规范》,明确了食材切配的操作要求。

05

烹饪区——热食供应“保温度”

烹饪区里,菜品中心温度均保持在70℃以上,一旁的留样冰箱格外引人注目。讲解员打开冰箱展示,每道菜品出锅后都会按规定留存125克以上,标注菜名、日期和制作人,冷藏保存48小时,确保所有菜品均可及时追溯。

06

消毒间——餐具洁净“可查验”

消毒间内,高温消毒柜、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有序运行,消毒后的餐具整齐摆放在密闭储物柜中。墙上的餐具消毒记录详细记录了消毒时间、温度及操作人员。餐具必须经过“一冲、二洗、三消毒、四保洁”的严格流程,每天还会抽样检查消毒效果,确保师生用得安心、吃得放心。



02

师生心声 “双向奔赴”

参观结束后,现场开启了答疑交流环节。师生代表们围绕“菜品口味调整”“特殊饮食需求”“食材新鲜度保障”等问题积极提问,食堂管理人员和食管中心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,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。



本次“食堂开放日”是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要环节,也是“人人参与、共治共享”食安理念的生动实践。通过“走进后厨”这一形式,不仅让师生直观看到了食堂的规范化管理,更搭建了后勤服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。

食安无小事,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把食品安全工作视为重中之重,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。通过不断丰富食安宣传形式、拓宽监督渠道,凝聚师生力量,形成食品安全共治合力,让校园餐饮安全保障工作迈向新高度,为师生营造安全、健康、舒心的饮食环境。

编辑:何志军、欧阳舒怡

初审:刘士扬、陈惠文

复审:马燕霞、陈正

终审:黄水平

相关标签: